一:洗衣部概況
洗衣部的主要職能是負責對酒店內部所有需要洗滌的布草進行定期洗滌、整理、發放。它的洗滌流程原則是用合理的成本獲得干凈、整潔的織物。
1、 洗滌的對象及目的
有效地祛除織物上的污漬,保持被洗織物原有的外觀及手感,降低損傷度,延長其使用期限。
2、 洗衣部工作流程:
(1) 收集、運送
(2) 洗滌物品分類檢查
(3) 洗滌物的洗滌處理
(4) 燙平、烘干
(5) 整理、折疊和發放
二、 影響水洗的五大基本要素
1、 機械作用力:洗衣機滾筒的轉動產生了機械力,同時也產生了洗滌液的沖擊力和洗滌織物之間的摩擦力。在各種力的作用下加速了洗滌液與織物之間的相對運動,使 污垢迅速脫離織物并擴散到洗滌液中。水洗中影響機械力作用的主要因素是洗衣機的裝載量問題。標準洗滌裝載量:洗衣機容量的80%。
2、 水位:水洗過程中,在不同的處理階段應選擇相應的洗滌水位。水位的高低不僅能影響洗液濃度,而且能影響機械作用力。
3、 時間:水洗是一個物理和化學反應的過程,需要合適的作用時間。作用時間與洗滌織物的結構、污垢的種類及受污染的輕重有關系,洗滌機械容量的大小與類型、洗滌劑的檔次高低對作用時間也有一定的影響。
4、 溫度:在水洗過程中溫度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隨著溫度的升高,加速了洗滌劑的溶解,活性分子運動加快,滲透力加強,去污能力得以提高。洗滌溫度的制定與洗滌織物的質地、染色牢度、污垢的種類及洗滌劑的使用溫度有關。
5、 洗滌程序:根據織物的結構類型、污漬的特性、污染程度,選擇合適的洗滌程序,以達到洗滌效果。
除以上五大要素外,水質也是影響洗滌效果的一個重要的因素。在水洗過程中,是以水作為媒介以溶解洗滌劑,構成一定的濃度,在一定時間的內,一定的溫度、機械作用力下完成對被污染織物的去污洗滌的。因此,除了認識五大要素外,還應對水質在洗滌中的影響要有一定的了解。
水 的應用比較廣泛。在水洗過程中,它具有較強溶解力和分散力、不燃燒、無毒、無味、價廉等特性。但它對油脂無溶解能力,表面張力大,含金屬鹽。水中金屬鹽成 份含量太高,會嚴重影響洗滌效果,導致織物發黃、發灰、發黑,令織物手感不佳;同時含鐵過量,對漂白劑有一定的催化作用,反應強烈,會導致織物局部破損。 對洗滌用水標準一般是pH:7.5~8.0之間,硬度為3度以下,(德制硬度單位:DH 10mg/L為1度),鐵含量不大于0.1mg/L。
三、 污垢
污垢是指吸附于織物表面、內部,改變織物表面外觀、質感的物質。它通過以下兩種方式存在于織物上:
(1) 物理吸附:
煙灰、塵土、泥沙、炭黑等在衣服上的粘附就屬于這一種。這種作用相對較弱,容易去除。物理粘附又分為
(1) 機械力粘附——這一類粘附主要指的是一些固體污垢如塵土、泥沙等的粘附作用。機械力粘附是污垢比較弱的一種粘附方式,幾乎可以用單純的機械方法將污垢去除。
(2) 靜電力粘附——這一類粘附主要表現在帶電的污垢粒子在異性電荷物體上的作用。靜電作用比簡單的機械作用要強,因而污垢的去除相對困難。
(2) 化學吸附:
污垢通過化學鍵作用到織物上,如蛋白質、鐵銹等。這種污垢在織物上吸附比較牢固,需用特殊方法去除。
污垢按去除方式可分以下幾類:
1、 水溶性污垢:不用添加洗滌劑,只用水就基本可以去除的污垢(新鮮的血污、尿污、排泄物、米粒污垢等)。
2、 堿溶性污垢:采用堿性洗滌劑去除的污垢(某些動植物油污、脂肪酸污垢、淀粉質污垢)。
3、 可氧化性污垢:指在主洗過程中未能完全去除而通過氧化劑的氧化作用去除的污垢(飲料污漬、草垢、茶垢、醬油、天然燃料等)。
4、 酸溶性污垢:通過酸處理就能去除的污垢(如鐵銹)。
5、 溶劑性污垢:能被溶劑溶解掉的污垢(礦物油、油漆污垢、涂料污垢等)。
6、 不溶性污垢:指不溶于水、有機溶劑中的污垢,需要利用表面活性劑吸附使這類污垢顆粒分散、膠溶而懸于水中或溶劑中達到去除目的的污垢(塵埃、煙灰、煤灰、泥土、水泥等)。
四、合成洗滌劑的分類
強力洗衣粉:主要洗滌重污垢織物。例如:臺布、廚師工服等,pH值11以上,洗滌溫度60℃-90℃。
通用洗衣粉:主要洗滌輕、中污垢的織,例如床單、毛巾及工服等,pH值9-10,洗滌溫度60℃-80℃。
中性洗衣粉:主要洗滌絲、毛類織物,pH值7,洗滌溫度20℃-50℃。
客衣洗衣粉:主要洗滌酒店客人的衣物,pH值8-9,洗滌溫度20℃-50℃。
乳化劑:主要輔助洗衣粉去除織物上的油性污垢,pH值7,洗滌溫度50℃以上。
漂白粉:在洗滌過程中漂白粉有三個作用:去漬、消毒和維持白度??椢锷系奈酃冈谙礈爝^程中大部分被洗衣粉去除掉了,只有少部分色素性污垢需要漂白粉去除。漂白粉分氧化型和還原型兩大類型,氯漂和氧漂都屬于氧化型漂白粉,但使用的方法有些不同。
a氯漂:主要用于白色織物上污漬的去除,使用溫度65℃-70℃,時間8’-10’,pH值10.2-10.8,在這種條件下氯漂去漬效果好。氯漂使用如果控制不好,容易造成織物強度的下降。
b氧漂:主要用于顏色及白色織物上污漬的去除,使用溫度70℃-90℃,時間8’-10’,pH值11以上,在這種條件下氧漂去漬效果好。氧漂相對于氯漂比較溫和,對織物的色牢度和強度破壞很小,因此被廣泛使用。
目前大部分氧漂只能在高溫作用下發揮去漬效果,對一些不能高溫洗滌的織物所沾染的污漬就起不到去除作用,嘉潔公司生產的低溫氧漂劑彌補了這方面的空白。
中和酸劑:主要用于洗滌程序的后處理步驟。主要作用:中和洗滌液中的殘留堿,抑制水中的鐵對織物的附著力,調整織物洗后的酸堿值,使洗后織物的光澤潔白鮮艷。使用溫度45℃-55℃,時間3’-5’,洗后織物的酸堿值5.5-6.5。
柔 軟劑:主要用于洗滌程序的后處理步驟。主要作用:改善織物洗后的手感、柔軟感,降低粗糙度,同時又能起到潤滑和消除靜電的作用。使用溫度45℃- 55℃,時間4’-5’,可以同中和酸一起使用。對于含鐵高的地區應先加入除銹酸,一分鐘后再加入柔軟劑。柔軟劑用量過大,易使白色織物發黃,吸水性下 降。
漿粉:主要用于洗滌程序的后處理步驟。主要作用:使織物堅挺美觀、改進手感并阻止延緩污垢進入織物內部。使用溫度45℃-55℃,時間5’-6’??梢院椭泻退釀┮黄鹗褂?。
硬水軟化劑:對于高硬度水質地區,如果不能安裝軟水設備,只能在洗滌織物時添加軟水劑。軟水劑使用好在洗滌的每個步驟都加入,但在實際工作中很難做到,只有在主洗和漂白步驟中先于其它原料加入。使用溫度和時間隨所作用的步驟。
特效脫灰劑:長期使用硬水洗滌易造成白色織物色澤發灰,嚴重影響織物的使用。本產品利用還原反應的原理,在一定范圍內可以改變織物的色澤,由灰逐漸變白,使織物的白度有很大的提高。溫度:80℃-90℃,時間:15’-20’
五、洗滌程序的設計
1、 洗滌操作主要步驟
(1) 沖洗:利用水和機械作用力的作用,盡可能地把被洗織物上的水溶性污垢沖離織物,為主洗去污奠定良好的基礎,對于中、重污垢的洗滌一般要采用沖洗步驟。水位:高水位,水溫20℃~40℃,作用2~3分鐘排水。
(2) 預洗:預洗是加入適量洗滌劑的一個預去污過程。由于水的表面張力作用,只用水并不能充分潤濕污垢。針對特別嚴重的污垢,預洗是必選的步驟。預洗一般可安排在沖洗步驟之后,也可以直接進入預洗過程。水位:中水位,水溫40℃~50℃,作用3~5分鐘。
(3) 主洗:此過程是以水為介質,以洗滌劑的物理化學作用,洗衣機的機械作用,以及適當的洗液濃度、溫度,足夠的作用時間等因素密切配合,組成一個合理的洗滌去 污環境,來實現去污目。在此過程中,應根據織物結構、污垢的類型、污染程度選擇適當的去污洗滌劑和洗滌劑的投放量。根據織物纖維和洗滌劑的特性制定洗滌溫 度,根據織物結構、機容量大小、污垢類型確定洗滌時間。水位:低水位,溫度:60℃~90℃,時間:8~20分鐘。
(4) 漂白:此過程是主洗去污的補充步驟。主要去除主洗步驟中不能完全去掉的色素類污垢。在這個步驟中主要使用氧化性漂白劑(氯漂粉)。因此在操作中應嚴格控制 水溫在65℃~70℃,而且要控制洗液pH值在10.2~10.8,同時根據污垢類型及織物結構嚴格控制好投放量。水位:低水位,溫度:65℃~70℃, 時間:8~12分鐘。
(5) 清洗:清洗是一個擴散過程,讓織物中殘存含有污垢的洗液成份向水中擴散,在這過程中施以一定的溫度(一般30℃-50℃)。高水位使洗液濃度迅速降低,從 而達到清洗目的。一般需要三次高水位清洗,在第二次清洗后安排中速脫水一次。 水位:高水位,時間:2-3分鐘。
(6) 中和:洗滌中通常使用的洗滌劑成堿性,雖然經過多次清洗,亦不能保證沒有任何堿性成份存在,堿性物的存在對洗滌物的外觀、手感都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利用酸 與堿發生中和反應,就可以解決這些問題,在中和過程中,中和劑用量的不足或過量都會對織物造成不良影響,中和劑的投放量要根據洗滌織物在脫水出機后用pH 試劑滴試被洗織物,pH值偏高則加量,偏低則減量。標準要求織物在投入使用時pH值在5.8-6.5這個范圍內。水位:中水位,溫度:45℃-55℃,時 間:5分鐘。
(7) 柔軟:柔軟處理是屬于后處理過程,不是去污過程。柔軟處理能使織物手感舒適,同時能防止靜電產生,在織物內部能起到潤滑作用,防止纖維相互之間緊緊糾纏在一起而脫落。水位:中水位,溫度:45℃-55℃,時間:5分鐘。
(8) 上漿:上漿主要針對餐廳的臺布、餐巾、某些制服等棉制品或混合纖維織物,上漿后能使被漿織物表面挺括,防止起毛,同時也在被漿織物表面結一層漿膜,對污垢滲透有一定的阻礙作用,便于下次洗滌。水位:中水位,溫度:45℃-55℃,時間:5分鐘。
(9) 脫水:利用洗衣機滾筒高速旋轉時產生的離心力,使滾筒內織物含水量大限度地減低。對于纖細織物、毛織物、燈芯絨、針織品、有飾物品衣物等不宜高速脫水,選擇中速脫水,而且短時間進行。
2、 酒店布草污染程度分類:
設計洗滌程序前,應對各類布草污垢有一個相對普遍的認識。布草使用的環境不同,其污染的輕重程度就不同。